根據《網絡安全法》規定,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
用評論、發帖、打賞。
請及時綁定,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。
美騎快訊|機械飛升?Shimano機械12速105究竟帶給我們什么?
單車勁爆資訊,盡在《美騎快訊》!
本期內容提要:
在上一期,我們提到過Bianchi將搭載12速機械105套件,而在前幾天Shimano正式發布105機械12速套件。雖然紅廠已經放棄機械套件的更新,但Shimano堅持讓機械變速更好一點,縮小與電變的差距,這也算是一種福音吧。售價6000出頭,比電變版還是便宜了不少,12速比11速有更大的齒比范圍,并且有細膩的齒比跨度,不管在爬升或者平路沖刺,都有著不少的選擇,更加得心應手。另一方面,105的剎車卡鉗間隙增加10%,意味著更利于調節和保養并且有新的注油方式,碟剎系統逐漸完善。
但可惜的是,105并沒有保留圈剎,藍廠的策略已經很明顯了,競賽級別保留圈剎,滿足少數高水平玩家,而對于其他用戶,有易于操控和更安全的碟剎就足夠了。除了速別的升級,人體工學也有大幅度的改善,105的手變引入類似GRX的剎車手柄,手柄向內的弧度有所改善,縮短間距,下把位剎車更容易了,也更舒服了,這一次也算的上一種機械飛升。
歷時5年,BMC與紅牛F1終于發布了全新的Speedmachine,在紅牛F1實驗室的幫助下,BMC以在真實世界的條件下制造出最快的自行車。并且比上一代減重約500g,Speedmachine的幾何也有重新的調整,頭管和前叉垂直度更加激進,為的是有更好的氣動性能,集成的蓄水組件也同樣注重操控性能以及氣動性能,放置在五通的位置上,并且吸水管內走車架,保證車手在喝水時也不影響整體的氣動性能。得益于紅牛F1的幫助,Speedmachine的氣動性能遠遠超出風洞范圍的真實世界測試,紅牛F1工程師有多年探索人車共存這一經驗,也把這種經驗帶給了BMC,讓車手更好的感覺自行車,有更好的操控,更快的速度。講個笑話:人車合一。
反觀Speedmachine最前沿的氣動設計,在前叉上優化了頭管前緣和叉冠下方的擾流設計,提供下壓力,控制氣流走向。在與timemachine進行比較時,各項性能都遠遠高出Timemachine,今年這款車將投放給BMC的贊助車隊,不知道是否會用到TT上。
在閃電出了貨運自行車后,佳能戴爾也跟上了腳步,推出全新的貨運電助力進軍市場,并且像閃電一樣有兩個版本,可以理解為緊湊型和加大加長型貨運自行車,愿景也是替代汽車,成為新的交通工具。都采用C2合金跨式車架,配備20英寸的車輪以及80mm的避震,能讓騎乘稍微舒適一點。加大型的可以承載100公斤重量,而在后面的貨架則可以另外承運27公斤,總承重約為250公斤,并且搭載了博世的電機,在美國的版本速度可以來到28英里每小時,而且集成了比較夸張的車頭燈,有眾多的配件以供選擇,除了雙電池、升降座管 、內置手套箱等,還有拖車掛鉤可以選擇,售價7500歐元,配備無級變速以及725wh的電池。
截止到9月6號,環西已經來到了第10賽段,為ITT賽段,總長25.8公里。賽段總體比較筆直,非常適合平路的TT車手發揮。賽前還有個小插曲,在轉場時由于惡劣天氣,飛機只能降落在別的城市,選手們只能坐200公里的車去賽場,有點折磨。回到賽場上,這也是珍寶車隊的內斗,車隊會根據表現決定誰才是最終的主將,目前有羅格里奇、溫格高和庫斯三名主將,但庫斯目前擁有紅衫,贏面多一點。而比賽結果也毋庸置疑,平路是甘納的專場,甘納第一個進入28分鐘,成績定點在27分40秒,均速高達55.986km/h,又上演了途中超車的好戲,拉開第二名的埃費內普爾接近16秒。但埃費內普爾也回到GC榜前三,反觀珍寶這邊,在環法ITT搶盡風頭的溫格高發揮一般,只排在第5,第一個計時點落后甘那25秒,羅格里奇發揮穩定,庫斯排在第13 保住紅衫。
更多詳情歡迎點擊視頻一看究竟。
本期話題:
你們覺得12速有必要嗎?使用感受是怎樣?
責任編輯:XChen